学科:农村发展与管理,出版时间:2019,导师:左停指导,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论文作者:(坦桑)朵拉(Dora Harrison Ouma)著,副题名:,学科专业:,关键词:,馆藏号:,
中文
当前,农业仍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农村人口的一个主要经济部门,它有助于粮食安全,并有助于全世界约80%的贫困人口提高家庭收入(世界银行,2016)。在坦桑尼亚,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4%,并贡献了25%的GDP(URT,2014)。尽管农业成为坦桑尼亚的一个经济支柱,但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灌溉用水不足(严重依赖降雨)导致作物产量不高、现代技术的使用水平低、附加值低,因此难以进入高端市场。由于坦桑尼亚政府缺乏对农业活动的投入,包括对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投资,该国持续面临难以实现所有作物类型生产预期目标的挑战。所有这些因素的结合促使男性从农业向小规模采矿业的劳动力转移。 对矿业社区的学术研究表明,人们从农业向小规模金矿开采过渡的趋势日益增加。过去10-15年的证据表明,在农业面临不同的挑战后,出现了大量来自矿业社区的自给自足的农民从农业转向小型矿业(Dreschler,2001;Kamlongera,2011;Hilson and Garforth,2012; Hilson and Garforth,2013)。一些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报道了农业和小型矿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Hilson and Garforth,2013)。Dondeyne和Ndunguru的研究显示,在莫桑比克的查祖卡,小规模金矿的收益被投资于农业投入,如化肥和农业过程中用到的物品。Komana West在马里的研究和East Akim在加纳的研究已经证实,一些家庭分支主要是在长期干旱的地区进行小规模采矿(Hilson and Garthon,2012)。在塞拉利昂,农民进行季节性的小规模金矿开采来弥补农业活动产量的不足(Cartier,2011)。 研究表明,直到20世纪90年代,坦桑尼亚的农民,特别是Geita地区Nyarugusu村矿业社区的农民,仍然完全依靠开采小型金矿来维持农业(Chachage,1995)。为了从采矿中获得合理数额的收入,小规模作业对更先进的机械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在坦桑尼亚,大多数从事小规模采矿的人都无法负担现代金矿开采设备的费用,这主要是由于成本高、难以获得信贷而且缺乏采矿专业技能。因此,采矿者广泛使用基本的采矿方法,而且通常会不断地开采任何可疑区域以寻找黄金。日益增长的非正规黄金贸易需求促使人们更多地利用未开发的土地,通常包括一些山区和山谷等公共土地(Ouma et al。2017)。一旦确定了一个潜在的矿址,工人就会搭建半永久结构的营地,脱离社会服务和设施,包括电力、水源及其家庭,直到获得黄金或者确信不会成功为止。选择隔离也是一种策略,以保持远离电网,不被入侵者和地方政府官员打断,因为大多数利益相关者都是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正规运作的。鉴于金矿勘探和小规模采矿的基本方法,矿工及其助手不断地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寻找黄金,从而使他们要离开他们的家人和配偶,直至返回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随着男性的离开,留守妇女只希望她们的丈夫和父亲带着丰厚的回报并带着孩子回来,但是与此同时,她们必须承担成为户主的全部责任(Ouma et al,2018)。 本研究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提倡将实现农村家庭可持续生计作为减贫的一个广泛目标(Krantz,2001)。该方法假定生计包括谋生手段所需的能力、资产(包括物质和社会资源)和活动。方法应以人为中心,积极响应和参与,以合作关系、可持续并维持动态进行。这意味着穷人必须成为确定和解决其生计优先事项的关键推动者。适用于这项研究的可持续农村生计方法认为,农村地区妇女在经受压力和冲击后的恢复过程中采用的策略,是由于她们被抛在身后处于弱势状态而产生的。在没有配偶帮助的情况下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影响了她们为实现家庭可持续生计而采取的生计策略。这项研究还侧重关注政府机构、地方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资本在实现农村可持续生计策略过程中对加强人力资本的贡献。Morse等人(2009)进一步确定,当穷人获得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市场和公平司法系统等资产和服务时,就能成功减贫。可持续生计框架(SLA)主要包括资产(各种资源)、脆弱性环境、体制和政策背景以及生计策略,最终导致生计结果的实现。可持续生计方法的演变方式考虑了穷人和弱势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政策和机构的重要性(Serrat,2017)。根据Chambers和Conway(1992)的观点,生计包括能力、资产(存储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为了谋生而产生的活动。当生计能够在应对压力和冲击中恢复过来,同时维持和加强其能力和资产,并有能力在下一次风险来临之际提供稳定的生计机会,那么它就是可持续的。可持续生计方法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积极响应和参与,以合作关系、可持续并维持动态进行(Ashley and Carney,1999)。人民,尤其是穷人,是确定和解决其生计优先事项的关键推动者。背景对于进一步理解生计同样很重要(Hebinck and Bourdillion,2002)。背景是由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和政治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形成的。因此,生计是有背景的,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况加以解释。 本研究采用批判的民族志研究方法,310名受访者丰富了这项研究,使用了访谈指南,对Nyarugusu村留守妇女进行深度访谈,并对主要知情人士(地方政府、行政人员、村领导、长老和非政府组织官员)进行调查。还向Nyarugusu村土著居民进行了焦点小组讨论(FDGs),并提供了关于当前主题的丰富信息。还采用了参与式和完整的观察,以收集内部人士对当前主题的了解。所使用的所有数据和方法都很好地标记在可持续生计框架方法上,而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使用混合方法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的总目标是了解留守妇女在男性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小规模采矿业的背景下实现可持续生计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分析男性劳动力从农业向小规模采矿业转移对农业的影响。探讨男性劳动力从农业向小规模采矿业转移后,留守妇女在实现农村可持续生计方面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考察留守妇女在实现其家庭可持续生计方面所使用策略的有效性。分析男性劳动力从农业向小规模采矿业转移对留守妇女的长期影响,并就留守妇女在寻求实现可持续农村生计过程中采用各种策略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本研究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探讨了以下研究问题:男性劳动力从农场向手工小规模采矿业转移对农业有哪些影响?当他们从农场转移到采矿活动后,妇女在实现可持续农村生计方面采用了哪些应对策略?妇女在实现可持续农村生计方面所采取的策略有哪些效果?男性劳动力从农场转向手工采金对农村妇女有哪些长期影响?在寻求实现可持续农村生计的过程中,妇女采取各种策略时面临的挑战,有哪些解决方案? 目的是解决在实现可持续生计的过程中,配偶缺席的情况下留守妇女在生计应对策略方面存在的差距。这项研究将有助于为妇女事务办公室、政策决策者、项目规划人员和其他有关部门获得详细资料,说明如何制定具体政策,应对矿业社区妇女所面临的挑战。利用这些专门知识将提高政策质量,从而有助于为留守妇女提供量身定制的“实践”意识项目,以提高她们的个人技能,从而降低留守妇女的脆弱性。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使人们认识到矿业社区中留守妇女在实现其家庭可持续生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她们为生存和生计所采取的斗争和应对策略。这项研究的结果将通过鼓励农村工业发展和支持运用更好的办法维持家庭生计,帮助培育非农就业的潜力。最后,这项研究的结果还将有助于深入和详细地了解坦桑尼亚学术文献中存在的差距,说明在男性劳动力从农场向小规模矿场转移的背景下,坦桑尼亚留守妇女为实现其家庭可持续生计而采取的生计策略。 为了制定留守妇女在男性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手工小规模金矿开采业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对导致劳动力转移和效益感知的不同因素进行了调查,重点关注了坦桑尼亚Geita地区Nyarugusu村的手工采矿区。本研究对象包括3625个家庭,共27211人,主要集中在Zahanati、Ziwani、Mawemeru和Ililika三个村庄。Nyarugusu村是一个典型的手工小规模金矿开采聚落村,自殖民时期以来人们一直从事采金活动。除了Nyarurugusu、Mawemeru、 Mwabasabi、Kangeme等小规模金矿开采作业外,Nyarugusu村还依靠农业维持生计。Nyarugusu村位于Geita地区和Nyarugusu地区。该村庄与Rwamgasa、Kamena、Mgusu、Kangawe和Karumwa等小村庄接壤,这使得手工矿工更方便地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寻找原始土地,用于手工小规模采矿活动。使用不同的工具来收集受访者的原始数据,其中使用了带有不限成员名额和封闭式问题的访谈指南,从Nyarugusu村的两个留守妇女那里收集原始信息,同时收集Nyarugusu村当地人手头关于该主题丰富的信息以及政府和私营机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 研究发现当妇女被留下来且将农业作为生计保障的主要资产时,她们将持续面临同样的挑战,即没有配偶的支持来帮助承担一些责任,例如理清耕地、帮助为家庭提供现金收入和在需要的时候雇用工资劳动者。这项研究表明了对农业的直接影响,包括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而增加了负担。男性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小规模金矿开采业,自然需要留下妇女在农业活动和家庭义务中承担双重负担,以弥补配偶不在造成的差距。留守妇女的新角色对其如何找到时间切实有效地履行其生育义务并成功地实现其家庭可持续生计提出了挑战。 与男性在农业方面提供帮助的情况相比,妇女在男性缺席的情形下用于农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之间在农业生产活动方面有一个明确的劳动分工,分工延伸到家庭义务,即男性承担起养家糊口的主要责任。因此,没有配偶来承担自己的责任,造成了一种真空,反过来这些责任又落在了女性的肩上,她们除了传统上有义务照顾家务外,还负担起其他被要求承担的义务。缺乏足够的时间从事农业活动,缺乏对优良种子、时间、化肥、雇用工资劳动者的资金等农业活动的财政支持,以及耕地面积的减少对农业产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与男性参与协助农业生产相比,目前的农业产量是有所下降的。 另一方面,农业力量的削弱自动迫使留守妇女采取各种机制,推动农业的长期发展,包括从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向粮食作物的转变,她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同时面临投资农业活动的资金支持不足,她们选择减少农业活动的成本,如从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转向只种植粮食作物。还指出粮食作物的多样化,即不仅仅是每一季种植玉米或有时在作物间作种玉米和豆类,而是让留守妇女开始每个季节至少三到五种作物,以满足家庭需要。由于缺乏财政支持,无法通过雇用有薪劳工减轻农业活动的负担,导致部分农地无人耕种,而其他妇女则决定将部分农地租出去赚取现金收入,以补偿耕地数量的减少。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的斗争,留守妇女逐渐转向农业中采取各种应对策略,如出租部分农田、多样化种植粮食作物等。 由于农业的失败,妇女采取了各种应对策略,包括个体经营以维持家庭生计。Nyarugusu的留守妇女被鼓励白营职业,例如成为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所有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受访者选择通过各种企业创造收入。由于个体工商户的各种条件显著改善,大量的小型企业逐渐成长为成功的企业。来自不同受访者的叙述显示,利用自营职业的方式,留守妇女能够建造一所比她们以前拥有的更高级的住房。由于妇女在获得大多数服务和资源方面面临与性别有关的障碍,因此开始使用了当地的金融网络。由于Nyarugusu村缺乏真正将资源投入到留守妇女身上的金融机构,促使Nyarugusu留守妇女成立了一个功能性的地方金融集团来获得金融援助,而其他人则加入了一个已经存在的金融集团。此外,还有人利用社会资本,利用友谊,利用家庭,利用宗教,利用非政府组织,利用社会资本—婚姻保障。利用各种社会资本作为维持生计的手段,为妇女提供了生存的机制。社会资本帮助留守妇女创造了一个相互分享和利用信息的机会。对各种留守妇女的访谈显示,社会网络成为留守妇女在有需要时获得帮助的一种重要方式。受访者在维持生计的过程中也利用了当地金融集团。 从类似的尺度来看,受访者设计的应对策略整合了其他应对策略,而不是孤立于其他策略。这意味着一个靠自营职业维持生计的人,同时使用金融网络、家庭网络或其他更多的资源,大多数留守妇女及其家庭都是如此。为了确定特定应对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进一步研究了实现可持续生计的指标,粮食成本对家庭的影响、额外收入对儿童教育需求和学费的影响、家庭保健费用对家庭的影响、额外收入对解决家庭紧急情况以及对服装等基本需求的影响。其中自营职业的总分最高,更有效果,因为它高度满足维持生计的指标。而社会网络的利用是所采用的策略中最不有效的,因为它无法满足家庭可持续生计所需的指标。研究还表明,与其他应对策略相比,社会资本的使用可靠性较低。研究进一步表明,有交友倾向或相对于厌倦帮忙的人往往使用友谊资源,或者这些都是季节性的,例如偶尔从非政府组织那里获得帮助。 然而,留守妇女设法利用这个机会打破了传统方式一部分的障碍。传统上,女性一直是母亲和家庭主妇,当丈夫以家庭代表、唯一决策者和供养者为由领导时,女性则靠边站。男性没有主动迫使留守妇女通过采用不同的生计策略进行自我重组,但最后留守妇女的家庭动态依旧发生了变化,妇女的财政状况发生了变化,能够有经济自主权,成为社会行动者,不再仅仅是以前的家庭主妇和母亲角色。 调查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发生了变化,同时指出一个家庭收入变化的新的方面,由于农民生计资本的主要资产是农业,本研究证实了农业产量下降导致家庭收入减少的假设。例如,一个人每利用2英亩的农田进行耕种,可以收获5袋玉米,但由于缺乏充足的农业活动投入,他开始仅能获得大约2袋玉米,这意味着他的收入下降了。这是通过对大多数留守家庭进行调研的普遍发现。令人惊讶的是,低收入条件下明智的消费行为是妇女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同时指出,尽管妇女的家庭收入很低,但她们仍然设法实现可持续生计,拥有现代化的房子,同时将孩子送入学校求学。但是当他们的丈夫在她们身边的时候,她们反而没有能力完成这些事情。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动态发生了转变,传统的家庭模式被打破,男性的缺位给家庭带来了新的活力,妇女取代了丈夫在家庭中的地位。现有的关于留守妇女的家庭角色动态与福祉的文献指出,在欠发达的环境中,大多数分离家庭来自劳动力迁移,而不是婚姻解体。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留守妇女提供一个培养决策技能的机会,并重新界定了坦桑尼亚农村地区妇女的地位。在坦桑尼亚,在没有男性的帮助的农村环境中,妇女往往被视为一个软弱和无法自我发展的群体。 然而,本研究强调了留守妇女为维持生计而选择曲折道路所产生的一些负面结果。焦点小组讨论期间曾出现不同的看法,并对其中一些应对策略进行了辩论,例如妇女采用这种应对策略有可能导致卖淫过程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与传播或者是在采矿过程中暴露于粉尘污染环境中有潜在的流产风险。由于一些受访者承认存在负面后果,而另一组人也认为缺乏知识和良好的制度可能会给一些人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从长远来看,妇女采取的这种生计方式似乎有点不合适,有风险并且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支持妇女努力维持家庭生计。使她们不必对自己的努力造成危害,从而有正确的方法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不过,来自不同留守妇女的叙述表明,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经过长期的努力,都实现了可持续生计。尽管有一些尝试失败的案例,但大多数留守妇女通过选择有利于环境和有效实现可持续生计的生计策略,实现了可持续生计。在当地村办担任领导职务、成功地满足家庭需要和建造现代住房的可持续生计的例子很少是在留守妇女中所看到的成功事例。在留守妇女中也观察到了显著的转变,她们慢慢适应了新的生计条件,最终很好地从危机中恢复过来。这项研究还显示,留守妇女在经济上有自主权,并获得了决策机会,同时经历了家庭动态的转变和贸易的转变。另一方面,还注意到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因为留守妇女要继续维持其家庭的生计,带来了辍学、道德水平下降以及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由于缺乏特定实用的政策来支持小规模矿工,为了寻找更多产的土地,男性自行离开该地方很长时间,留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没有适当的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支持她们实现生计。妇女面临着有限获得推广服务的挑战,特别是在农业是维持生计的主要资产的地区,分配给当地推广服务的预算与全国各地必须完成的工作量相比仍然很少。在政府持续向农民做出承诺的同时,缺乏支持农业活动的推广服务使农业陷于瘫痪。因此,政府需要投资农业,尤其是支持矿业社区的留守妇女。维持家庭生计的过程为留守妇女提供了机会,使她们从唯一的家庭主妇和母亲的角色转变为社会行动者。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了辩论,有观点认为国家法律和政策必须要遵循性别平等,从而赋予妇女权利,允许妇女拥有土地、采矿许可证并实际从事采矿业,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或社会排斥。 由于妇女一直没有资格拥有土地从事农业活动和手工采矿活动,发展工作者之间仍在进行辩论,主张与决策者接触的重点应是废除土地政策,减少习惯法的存在,同时废除成文法。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倡议之一,坦桑尼亚政府成立了农业发展银行(TADB)以支持农民,尽管多年来农民特别是妇女贡献了大部分的劳动力,但是他们却没有从这些服务中受益,因为他们一直被取消贷款资格,而那些富裕的人持续在背后受益。本研究强调坦桑尼亚政府需要考虑社区赋权计划,例如合作社和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投资为这些弱势妇女量身定制的“实践”意识项目,以此提高她们的个人技能,使她们在采矿或其他就业活动中受益,从而降低留守妇女的脆弱性。有人进一步建议,发展工作者和坦桑尼亚政府在设计发展计划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因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由此同样的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以小型金矿开采社区的留守妇女为户主的家庭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她们肩负“双重负担”。 因此,本研究强调坦桑尼亚政府考虑社区赋权计划,例如合作社和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投资为这些弱势妇女量身定制的“实践”意识项目,以此提高他们的个人技能,使她们在采矿或其他就业活动中受益,从而降低留守妇女的脆弱性。政府需要通过鼓励农村工业以及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技能来培养非农就业的潜力。 小额信贷政策的实施应该特别考虑到没有贷款抵押的妇女。这类服务只能由合作银行发起的一项特别金融支持项目提供,或由专门设立的一个金融机构发起,其目的是与那些在矿业社区的留守妇女或一般农村地区的妇女合作。对留守妇女的访谈表明,正规经融机构对她们的金融帮助有限,这促使她们建立自己的金融集团。在评估金融支持方面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平台将有助于降低妇女尤其那些在矿业社区的留守妇女在没有政府机构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照顾家庭的脆弱性。 坦桑尼亚政府在国家经济赋权委员会(NEEC)下设有诸如VETA这样的学习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共同帮助培养创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并特别关注矿业社区中的留守妇女。有人进一步建议,发展工作者和坦桑尼亚政府在设计发展计划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因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由此同样的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 小型矿业社区中以留守妇女为户主的家庭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她们肩负着“双重负担”。即使某个特定家庭并不贫困,他们也可能更容易陷入贫困,因为他们在获得土地、信贷等方面的选择更少。本研究还确定了矿业中心内处理妇女土地问题的组织的存在。在Geita区, “Plan International”是为妇女处理土地问题的主要非政府组织,其服务范围延伸到了Nyarugusu村,但这一次的目的是倡导为孩子们特别是小学生提供校服和娱乐设施。 很少有非政府组织能够切实关注留守妇女,当没有一个组织向有关政府机构提出她们面临的不同挑战时,这些挑战将持续使留守妇女处于弱势地位。目前,在Nyarugusu的留守妇女中有一小部分人设法创建一个小型金融集团来支持她们的财务状况,但政府的支持会让她们更加强大,获得大量的金融支持,创办比她们当前拥有的更大的企业。组织的建立和赋权将有助于在妇女发现自己孤身一人时为她们实现家庭可持续生计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 政府应当分散发放小型采矿许可证,减少办理经营许可证过程中的官僚作风将有助于小规模矿工和大规模矿工之间的整合,从而促进小规模矿工采用先进技术。为小规模手工采矿者提供先进技术,同时为他们及其家人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因为他们将不再盲目工作,不再依靠运气来寻找黄金,相反,他们将使用先进技术检测他们想努力挖出黄金的某个特定位置是否真的有黄金。这也将消除当前的状况,即男性长期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寻找生产用地,把他们的家庭抛在身后。但是,许可证政策的非集权化是不切实际的,因为《2017年采矿法》的出台规定矿业委员会有一名全职主席,并由一名全职执行秘书负责日常工作。相反的是,手工小规模采矿者继续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坦桑尼亚政府依然在纸面上制定良好的政策,而没有采取实际的措施来实现这些政策目标。 关键词:农业,小型采矿业,劳动力流动,留守妇女,生计应对策略
英文
Labour migration in search for work that is more economically rewarding has wide spread in several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Tanzania. However, labour migration causes different challenges to the rest of the left behind family members especially women and children. Previous studies regarding to small-scale mining enteiprise in 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were centered on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micro-economy. Left behind women and how they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to sustain household livelihoods has not been given deserving attention. To address the gap in knowledge, the present study delves in details into the impacts of men’s transferring their labour force from agriculture to small-scale mining. Special emphasis is given to understanding the cop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women left behind to sustain livelihoods of their households. In addition, the present study analy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p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left behind women in sustaining livelihoods, as well as investigating the long term impacts of transferring of men’s labour force from farm to small –scale mining on the left behind women, and thus suggest solutions to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left behind women in employing various strategies during their ques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Using a critical ethnographic approach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a sample of 310 respondents who had experience labour migration. Data was collected by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left behind women in Nyarugusu village and key informant persons (local government, administrators, village leaders and elders and NGOs officers). In additio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FDGs) with 10-15 respondents were used among the Nyarugusu women that were affected by labour migration. For purposes of methods and data triangulation,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and observations were also employed to enriched the data and validate the community responses. To standardized the research design,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mixed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Sustainable Livelihood Framework Approach (SLA).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men’s transfer of labour from agriculture had the following immediate impacts to agriculture; increase burden in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with lack of enough time to attend to it; decline in agricultural yield; mis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farm land; and renting out part of farm land. Long term impacts on agriculture were: shift from farming cash crops and food crops to only farming food crops; diversification of food crops; and introduction of non-farming income generating activities. To overcome various challenges in agriculture and in livelihoods of their households, left behind women employed several coping strategies. The most important among them were: use of local financial groups for financial backup; self-employment for example selling labour in other people’s farms; starting up petty to small businesses; adjusting to sustaining livelihoods using agriculture by diversifying crops; and renting out part of the farm land to earn cash income among others. This study’s findings suggest that women in isolation suffer the burden of sustaining survival, and their vulnerability thus forces them into high-risk activities such as prostitution to earn a survival. However, despite some vulnerable cases, majority left behind women evolved through the dire situation their husbands leave them in. The livelihood strategies they adopt have enabled them gain financial autonomy, develop self-confidence, and gain control in decision-making. This has resulted into a shift in family dynamics, as left behind women became breadwinner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their household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government efforts towards livelihood improvement in targeted rural economy should be focused towards helping left behind women.. Also, regarding policy,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commit some levied fees in form of tax or licenses to start credit facilities that the vulnerable women could access to start-up small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Keywords: Agriculture; small-scale mining; labour migration; left behind women; livelihood coping strategies